印尼亚齐省,几条小船停靠在布满垃圾的码头上(图源:中国海洋报)
6月22日~23日,第34届东盟峰会在泰国曼谷举行,东盟十国领导人在会上签署了旨在打击海洋垃圾的《曼谷宣言》,誓言将采取共同行动以减少区域内的海洋垃圾。这是东盟达成的首份海洋垃圾治理协议。
共同防治海洋垃圾污染
东盟国家在宣言中表达了对日渐严重的海洋垃圾污染的关切,特别是海洋塑料垃圾对海洋生物及渔业、养殖业、旅游业的影响。宣言同时认为,“急需加强对微塑料对人类身体影响的认知和了解”。
根据该宣言,东盟国家将通过采取从陆地到海洋的整体性措施,加快制定防治海洋垃圾污染的国家法律和法规。同时,东盟国家将致力于提高科研能力,加强地区与国家间合作,开展经常性政策对话与信息共享,研究创新性解决方案,发展循环经济,加强教育,以提高公众保护海洋环境意识,共同参与打击海洋垃圾。
本次峰会,东盟国家还达成了《东盟打击海洋垃圾行动框架》,就开展减少海洋垃圾的合作制定了行动指南。未来,东盟将从4个优先领域开展行动,以落实《曼谷宣言》,包括:政策支持与制订计划,研究、创新与能力建设,公共意识、教育和外延,私营部门参与。东盟国家将在该行动框架的基础上,制定本国的海洋垃圾防治政策与行动。
今年3月,来自东盟各国的主管环境或自然资源的部长在泰国曼谷举行的部长级会议上,就《曼谷宣言》以及制订相应的行动计划达成一致意见,同意提交此次东盟峰会通过。
各方对此评价不一
《曼谷宣言》的签署受到了东盟国家政府的普遍欢迎,但相关环保组织也指出,宣言未就减少一次性塑料产品生产与使用以及禁止“洋垃圾”进口等实质性防治措施达成一致。
峰会上,东盟各国领导人表达了对海洋垃圾污染防治的关注。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说,不管是海洋垃圾,还是雾霾污染,都是具有跨界性的环境治理难题,这使得依靠一个国家解决变得不太现实。为此,新加坡强烈支持在东盟层面通过国家合作加以应对。海洋垃圾不仅影响公共健康和食物供应,也会影响旅游业和工业。如果不采取行动加以防治,东南亚国家拥有的众多美丽海滩将不复存在。
相关报道指出,该宣言及行动框架缺少实质性的行动计划,如并未禁止一次性塑料产品的生产与使用,也没有宣布禁止进口“洋垃圾”。
“如果不在生产环节中减少一次性塑料产品,那么《曼谷宣言》所努力的目标将很难实现。”绿色和平组织泰国负责人塔拉说。
此外,该宣言及行动指南并未制定对严重违反垃圾管理规定的相关企业的处罚措施,也没有制定打击非法倾倒塑料垃圾的具体举措。
东盟海洋垃圾防治形势严峻
近年来,全球海洋垃圾污染形势愈加严峻。据统计,全球每年有800万吨塑料垃圾流入海洋,自1950以来已有1.5亿吨垃圾流入海洋。其中,80%的海洋垃圾来自陆地,90%的海洋垃圾来自地球上的10条主要河流,其中8条位于亚洲。因此,亚太地区的海洋垃圾防治受到了各方关注。
东盟拥有漫长和美丽的海岸线,丰富的海洋资源和滨海旅游业为东盟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持续动力。据统计,19%的东盟地区GDP来自海洋产业。然而,由于大量塑料垃圾倾倒海洋,严重污染了海洋环境,渔业和旅游业面临严重威胁。
根据环保组织海洋保护联盟的统计,东盟国家中的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和越南是亚洲陆地垃圾入海较为严重的国家,是海洋垃圾污染的重灾区。尤其是自2018年中国宣布“洋垃圾”禁令后,马来西亚、泰国等东盟国家成为西方国家垃圾出口的重要目的地,垃圾进口量呈增长趋势。
目前,海洋垃圾污染已受到东盟的重视。就洋垃圾进口问题,东盟各国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禁止或减少塑料垃圾进口。马来西亚政府宣布将对塑料废物实行永久禁令,越南政府宣布停止发放进口塑料废物的执照,泰国政府则将于2021年停止进口塑料废物。
同时,东盟国家开始遣返众多“偷渡”而来的“洋垃圾”。5月,滞留菲律宾长达5年的69个垃圾集装箱被装船运回加拿大。6月,印尼环境和林业部称,已向美国退回5个集装箱垃圾。这批垃圾从美国运到印尼,标签上标明是“纸张”,然而里面却有许多塑料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