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元宵节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变动的,汉代一天;唐代三天;宋代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到了清代,元宵节的民俗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内容,节期却缩短为四、五天。
今天,北海地区过元宵,节期只有一天,即正月十五当天,而且许多古俗都省略,或者说是消失了,只剩下吃汤圆、偷青。然而,在合浦县公馆等客家乡镇里,依然保存着过元宵节的古俗,每年的正月十二起,客家人元宵节的重头节目拜土地公的活动就轰轰烈烈的开始了。
公馆等乡镇客家人元宵节拜土地公的古俗源自客家对土地的崇拜。客家人从中原千徙而来,以农耕为业,赖土地而生存,因此客家人对土地的崇拜,随着农耕岁月的流逝,转化成为对保护神的崇拜。而在中国的历史传说中,主宰本地土地之神叫“福德正神”。“福德正神”姓张名福德,生于周武王二年,到了周穆王三年才过世,享年一零二岁。他是朝廷的总税官,为官廉正,很得民众敬重。据说张名福德死了三天之后,容貌一点儿都没有改变。有一户贫穷人家就用四块大石围成石屋奉祀它,不久,这户贫穷人家就由贫转富。因此百姓们都相信这是神恩保佑,于是合资建庙并打造金身膜拜,祭拜它的人就能平安发财。也有另一说法,帝尧时代,有一位专门教导人们耕种方法的农官,后代的人为了感谢他的恩德,就把他奉为土地神,民间称他为“土地公”。客家人元宵节拜土地公的古俗,实际上就是农耕社会感恩意识的体现。
公馆等乡镇客家人元宵节拜土地公的活动,场面浩大。每年的正月十二起,各个土地公“辖段”的居民,就要派出代表去抽签,然后要按抽签的顺序去准备祭拜。祭拜的时候,首先要从土地公祠中把土地公请出来,安放在专门位之制作的轿子里。之后就要配备狮队鼓乐,香烛礼炮。在祭仪的引导下到所辖地段的人家去一户一户的送福。而该地段的居民除了集体准备三牲祭礼之外,各家各户也要准备果品供礼,集中到指定的地点,恭候土地公。由于土地公“辖段”的范围内,居住的居民人数不等,少则百户,多则数百,因此准备的三牲祭礼、果品供礼数量也不相同,户数多的地段,往往香烛吐焰几十米,祭品铺排上百平方。这样一个土地公“辖段”的祭拜活动,得几个小时才能完成。
而土地公每到一家一户送福的时候,狮队鼓乐都要随行,各家各户则焚香鸣炮礼接。土地公走完了“辖段”每户人家之后,就来到指定的地点。这时,就由各加各户家推举的德高望重之士主持祭仪议式。祭礼仪式与祭祖仪式大同小异,宣读祭文,行三拜九跪之礼,祈求土地公福赐众人,保祐五谷丰登,平安发财。祭礼仪式结束之后,鸣炮禀神,舞狮接福。斯时,鼓乐高奏,鞭炮轰响,香烛腾雾,纸钱升焰,十分壮观。禀神接福过后,各家各户就皆大欢喜的把沾满了土地公恩赐福泽的三牲祭礼瓜分到户,连同各自的果品供礼一起拿回家与家人共享。
而此时土地公却还不能休息,因为,一个“辖段”的祭拜活动完成之后,这里的居民就要把土地公送回土地祠。而下一个抽签号地段的居民代表早已准备好礼仪在此等候恭迎,土地公又要为下“辖段”居民开始新一轮的赐福,周而复始,直至正月十五乃至正月十六,土地公才可以安闲下来,享受人间供奉。
在合浦公馆等乡镇客家人的祭祀习俗中,元宵节拜土地公活动是唯一一个不分姓氏宗亲,而是以居住地段为范围的群体民俗行为,因此更具有亲和凝聚力及社区互助性,大家在热热闹闹庆元宵,红红火火迎新春的喜庆氛围中,更体现出天下客属一家亲的盛世和谐。
近年来,公馆等乡镇客家人的闹元宵活动,出现了以社区或街道为区域开展闹元宵活动,在闹元宵的活动中,除了例行的拜土地公之外,还举行街坊集体聚餐,由于沿街设宴,长达百米,因此又称为元宵长街宴,成为新民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