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发展网

关注城乡发展
专注发展城乡

光明日报:给卓越的全球城市一个中国定义

  这是两次不同寻常的超越。

  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越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今年9月最新排名显示,上海首次取代老牌全球金融中心东京,跻身全球金融中心前五行列。一次是总量和规模的超越,一次是经济发展核心竞争力与发展潜力的超越,后者不仅带给我们更多信心,也代表着纷繁复杂的形势下,世界对上海的肯定,对中国发展前景投下的信任票。

  历史,总是在看似的偶然中暗含着必然。近代国际城市发展史告诉我们,纽约成长为世界城市是美国成为世界大国的标志;东京的发展也被视为日本崛起的象征。当前,中国正在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建设对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全球城市是必须,也是必然。

  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

  要深刻理解这片土地上的和平、可亲与文明,你需要走近她并感受她最富活力的细胞——上海。

  “卓越”的四梁八柱是什么

  现在在哪里?要到哪里去?如何去那里?

  潮起潮涌,奔腾向海。如同远航离不开定盘星,建设卓越全球城市,上海需要回答这3个问题。

  

“上海2035”的主题是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 视觉中国 图

  按照国务院批复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上海2035”的主题是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此前许多全球城市研究成果认为,上海已经是全球城市。因而,需要深入探究的是何为“卓越”,如何“卓越”,怎样在已有发展基础上开创更高的境界。

  规划指出,上海不仅要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文化大都市,还要成为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这些让“卓越”汇聚了超越传统全球城市的理论与实践含义。一方面,要以这个蓝图为高起点,建设中国自己的全球城市;另一方面,要从这个版本出发,探索有中国背景和世界情怀的全球城市理论。

  这是一次引发思考的讨论。在制定“上海2035”的时候,大家对“卓越”的标准各有观点。比如,对于社会公平和绿色发展指标,有专家提出这是每个城市都必须具备,而非全球城市独占,更不是全球城市独一无二的竞争力。又如,一个城市的治理水平,似乎也不是全球城市竞争力的独特维度。所以,研究中生发了许多有意义的思考:上海如何从世界最好标准汲取智慧,如何在国际对标中注入中国元素与上海韵味?

  从国际比较的视角寻找差距——

  当前,比较流行的是综合性的全球城市概念。一个代表性研究成果是日本森纪念财团做的全球城市评价指标。2016年度报告显示,上海在这个指数中排名第12位,且各项指标差距较大。其中,第一层次的交通可达性指数和金融指数分别位居第4位和第7位,高于总排名,但第二层次的研发指数和文化指数分别排在第16位和第17位,低于总排名;第三层次的可居住性指数和环境指数较为偏后。排名固然受制于指标体系的权重,不足以说明全貌,但揭示了某些努力的方向。我们既不盲目信从,也不妄自菲薄。

  从后发优势的视角思考机遇——

  在全球城市中,纽约、伦敦、巴黎、东京通常被视为“标杆”,它们建设全球城市都花了上百年的时间。从它们身上看到路径并规避问题,将帮助中国更好登顶世界城市。比如,东京注意到单纯的金融中心不能完全匹配未来的全球城市,为此“东京2020”行动计划要求在东京都及周边地区建设10个创新中心。这对“上海2035”不无启发,进一步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建设具有金融科技新版本意义的全球城市,需要以战略思维、系统思维从全局谋划思考。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卓越城市的定义也有不同维度。美国学者理查德·佛罗里达描绘了经济形态从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到服务经济、再到创意经济的发展过程,认为全球城市是创新创意的城市。他把从事非重复性的创意创新的人,包括科技、法律、艺术、设计等称为创意阶层,认为他们应该成为衡量创新城市的重要指标。

  ——跳出城市思考城市。城市区域的研究范式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视野。纽约与其周边40多个城市即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的城市,共同构成了世界第一大城市群;伦敦周围集中了英国最主要的几个产业城市,如伯明翰、曼彻斯特、利物浦等。它带来的启发在于:崛起中的长三角应该并且可以成为中国东部沿海的新型全球城市区域。

  ——跳出眼前思考长远。全球城市升级版不仅要通过降低商务成本来吸引企业和劳动力,而且要通过提高区域质量和生活品质来吸引高层次人才,进而达到吸引优质企业与投资的目的。它涉及教育、医疗、休闲、生态环境、城市便利性、政府体制等各种软环境。只有提高城市宜居性与经济竞争力相匹配的程度,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更大力度跃升。

  ——跳出单项优势思考融合实力。全球城市升级版不是单一的金融中心,也不是单一的科创中心,而是金融、科技和文化等的大融合。最近成立的上海临港金融-科技联合园区,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探索。传统的全球城市发展是经济导向和要素驱动的,主要涉及政府和企业的互动;全球城市的新版本是可持续发展导向和创新驱动的,要强调政府、企业、大学之间的“三螺旋”和互动,这是全球城市合作治理的新要求。由此,用好上海众多大学和研究机构的“智慧众筹”,刻不容缓。

  中国气派的全球城市怎样炼成

  美国时代周刊曾在一篇题为《上海的变迁:东方融合西方》的报道中指出,上海这座城市,是个世界的宠儿,历史的混合物,不仅代表着中国,也带着全世界的愿望。上海的崛起有着一股不可阻挡的推动力,这股推动力来源于中国五千年的文明。

  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一个卓越的全球城市,必然根植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底蕴。恩格斯说,只有法国才有巴黎。这里的居民善于像最讲究的雅典享乐主义者那样地生活,也善于像最勇敢的斯巴达人那样地死去。

  而今天,只有中国才有上海。悠久厚重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决定了我国建设全球城市并不是复制一个伦敦、再造一个纽约、克隆一个巴黎,而是要以深厚的中华文明积淀为依托,吸收融合世界文明成果,形成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独特人文魅力、丰富文化内涵和较高文化品位的中国特色全球城市。

  ——中国气派的全球城市,要有中国底蕴和中国意韵。

  在高高的喜马拉雅山以东,是中华文明繁衍生息的地方。从商朝的殷都,到唐朝的长安,宋朝的汴京,明朝的北京……都是当时世界最大的城市。在马可波罗等世界的行走者笔下,这里是文明和富庶的代名词。而环顾世界城市史,从古巴比伦到古希腊,从古罗马到君士坦丁堡,从伦敦到纽约……城市文化是城市的气质,是城市灵魂,也是城市现代化的根基。

  溯源,是对历史的探寻,更是对未来的追问。

  崧泽文化被称为上海之源,作为第一个以上海地名命名的考古学文化,大量珍稀文物将上海的古代史前推至6000年前,再现了上海先民创造的灿烂文明,见证了悠久的文脉与传承。距今约4000年的广富林文化也于近年来被考古学家确定,它不仅包含了来自南方的良渚文化痕迹,也有来自北方黄河流域的龙山文化印记。而对距今3200年~3900年的马桥文化的发掘研究,则彰显了中国南北文化交汇的特色。这些新的考古成果发现,揭开了这座城市源起的神秘面纱,意味着当时的上海已处于南来北往、海纳百川的文明环境。

  宋元时期,因应对外贸易特别是海上贸易的时代需求,“襟江带海”的上海已是“万商云集”;明清时期的上海,虽仍属松江府辖下的一个滨海小城,但蓬勃之相已然显露,被誉为“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开放和包容,日益成为上海的文化基因。

  ——中国气派的全球城市,要有中国精神和中国风骨。

  20世纪20年代,鲁迅先生来上海定居。先生为什么选择上海?有人说,是因为天时、地利、人和。如果不是在上海,《纪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纪念》,未必写得出来;写出来,或许也难以发表。当年,全国各地文化人才如万川归海,会聚于此,至今余响未绝:胡适、陈独秀、茅盾、巴金、郭沫若、瞿秋白、叶圣陶、郁达夫、徐志摩、戴望舒、林语堂、刘半农、陶行知、聂耳、傅雷……这是一串长得几乎列不完的名单。

  今日回看,流行一时的周璇老歌、海派旗袍、百乐门舞步……或许只能算作老上海发达的商业文化、大众文化的符号。而真正彰显上海魅力的深刻精神标识,是这里对现代科学、文化始终充满热情,永远不倦追求。

  人们依稀记得,90多年前的一天,爱因斯坦乘坐着邮轮在大海中破浪前行,即将到达上海的时候,他收到了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电报。带着欣喜,爱因斯坦把他的相对论带进上海,风靡中国。

  人们不会忘记,近代以来的上海生活着形形色色的外国人,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将上海视为自己的家园,自称Shanghailander,译成中文即“上海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腥风血雨中,成千上万犹太人带着他们唯一可携带的物品——护照,在这里度过了一段艰辛而又不乏温情的岁月。上海,成为纳粹屠杀下数万犹太生命的“东方诺亚方舟”。

  当时,一大批具有世界级影响,执所在领域之牛耳的人物,与上海有着密切的互动,无线电之父马可尼、法国物理学家郎之万、英国哲学家罗素、美国思想家杜威、印度诗人泰戈尔……他们带来人类全新的科学知识、文化理念,振奋了这座东方大都市和中国知识分子。如今,上海正在挖掘这些重要史实,夯实这片土地上最厚重的文化根基。

  ——中国气派的全球城市,要有中国品质和中国能级。

  80多年前,世界知名物理学家玻尔曾来到上海。他为世界贡献的能级理论至今熠熠生辉。能级理论源自物理学,强调能量不同的电子处于不同的相应等级。这对经济发展的启示在于,要提高能级就要赋予其新的动力源。按照“上海2035”,要实现卓越的全球城市目标,就要提升主城区功能能级,打造全球城市核心区;着力提高国际金融功能影响力和国际贸易服务辐射能级,提升对全球经济辐射能力。

  能级,是经济的,更是文化的。

  卓越的全球城市的背后,需要多维度指标的进步,需要立体化、全面化的“能级跃升”。西班牙巴塞罗那曾经提出,“城市即文化,文化即城市”。近代以来,上海是中西文化交汇的大码头,同时也是文化繁荣的活源头。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厚植的优势,是上海向世界展现中国底蕴和中国意蕴的着力点,也将成为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

  很多人不解,为何中国共产党是在上海孕育和诞生?为何当年京剧只有在上海唱红,才能红遍中国和世界?

  开风气之先的诸多“第一”背后折射的是,一座城市先进的生产方式和包容的文化气质。从现代商贸和“十里洋场”为主要的生产生活方式可以看出,上海的全球化从一开始就被打上了中西交融的鲜明印记,在这里集聚、混成和传播出去的经济、金融、贸易、文化和生活方式直接改变了古代中国的社会形态,深刻影响了现代中国的历史建构。

  这里有红色文化的鲜明底色。作为近代中国工人阶级大本营、马克思主义最早传播的地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上海的红色文化基因源远流长。第一个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在这里建立、《共产党宣言》最早的中文全译本在这里出版、第一部《中国共产党章程》在这里制定……党的历史上始终铭记着“上海”的名字,这座城市也由此打上了“红色之源”的深刻烙印。

  这里有海派文化的包容与广博。“海”,是上海的个性,是海派文化的品格。上海自开埠以来,中西交汇,古今融通,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基础之上,以吴越文化为主干,汇集中国其他地域文化的精华,吸纳并消化外来的先进文化质素,融合形成一种新的富有独特个性的多元文化。靠海吃饭的上海,不仅眼光向外,而且基因中携带的如同大海般包容的个性。

  这里有江南文化的厚重与底蕴。上海的文化是江南文化的集成,而江南文化实际上是南宋以后的南北文化融合形成的,本质上是南北优秀文化的融合,明清时期的园林、建筑、艺术、瓷器等无不震撼古今中外。上海深深扎根于整个江南、整个长江流域,汲取的是苏州的“嗲”、宁波的“糯”、无锡的“甜”、杭州的“雅”……而这些城市的精髓也像养分一般滋养着上海。

  如何担当新时代的历史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寄予上海殷殷嘱托——“继续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为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更大贡献。”上海是中国之上海。这里是中国改革的试验场,更要打开一个城市群、一条经济带和一个民族的眼界与视阈。

  使命是方向,是召唤,也是担当。

  上海在思考:随着新一轮城市竞争的加剧,身为“标兵”的上海与“追兵”的差距正逐渐缩小,有些领域甚至已被超越。如何深挖GDP的含金量?如何加快发展互联网、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城市活力、创新能力、民营经济等方面打通瓶颈?

  上海在思考:纽约有百老汇,伦敦有西区,很小的一块地方,却有不可替代的影响力。上海能不能创设这样的展览、演出,让全世界的人“打飞的”也要来听、来看?

  上海在思考:任何强国时代都有与其相匹配的全球城市,正如伦敦之于英国,纽约之于美国,东京之于日本,而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如何成为向世界表达中国的城市代表,担负起新时代的历史使命?

  正是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决定了正与世界顶级城市对标的上海,既要厚积薄发,博采众长,又不能拄着别人的拐棍,必须走出中国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成功发展道路。

  ——危与机,需要深刻洞悉。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英国文学家查尔斯·狄更斯《双城记》的开篇语蕴含着危与机的辩证法。当前中美经贸摩擦等复杂外部环境,倒逼中国思考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聚力创新、谋划高质量发展需要迈出更快的步伐。对于城市化率已达到58.52%的中国,抓住激活城市能级的路径,打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无疑是抓住牛鼻子——这是新时代赋予上海的重要历史机遇。无论是现代服务业对经济的引领力,还是自贸区制度创新的带动力,都将贡献更多上海智慧。

  ——近与远,需要系统把握。

  衔接党的十九大明确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两个阶段”战略安排,“上海2035”提出近期、远期和远景三个阶段的城市目标愿景:立足2020年,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展望2035年,基本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梦圆2050年,全面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各项发展指标全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谱写更美好的上海篇章。

  ——点与面,需要全盘擘画。

  善弈者,谋势。在大格局中找准自身优势,在优势的精进中服务于全盘格局,新时代的上海在思考。

  “上海2035”的框架设计,可以概括为一总三分:一个总目标,即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建设有世界影响力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三个分目标即“三个之城”,经济维度是创新之城,社会维度是人文之城,环境维度是生态之城。同时,还要加上“两个高”即高质量发展和高生活品质、“四大品牌”即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全力打响四大品牌,这是国家战略具体化的抓手,也是上海将构筑战略优势的构想落地的梯子。只有把品牌打响,城市的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才能得到有力提升。

  正所谓“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

  卓越的城市,需要“道”与“器”的呼应,需要卓越的智慧和远见。在上海市第九次党代会上,细心的人发现,原来的“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已经扩展为“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这是主政者对上海如何更加准确地进行自身定位的深沉思考。

  开明者能治国理政,安民兴邦。

  开明符合上海的地理特征和发展特质,亦是中国在新征程中实现超越的精神力量。睿智者见识卓越,富有远见。古人云,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在上海出现过无数开明睿智之士,他们以经世致用的才学,深刻影响着上海的发展,改变着中国的社会历史,涵养着一座城、一个国的精神气质。大气谦和者气势恢宏,包容开阔。不图一时之快,不争一时之长,韬光养晦是中国和平崛起的前奏和根基,而今,面对纷繁复杂的外部环境,更需要一份定力和静气。

  “城市是文化容器。城市的功能就是贮存文化、流转文化、创造文化。”美国社会学家、建筑学家刘易斯·芒福德曾这样说。上海的历史,是一部中外文化交融发展的历史。举凡京剧、昆曲、越剧、电影、话剧、美术……几乎每一种艺术样式,都是在上海率先完成现代化的转型,实现了历史性的“创新”“嬗变”,获得喷薄而出的崭新生命力。文化如同城市的灵魂,而文化正成为上海的发动机。

  这是繁华的上海,也是静谧的上海——在上海松江广富林文化遗址内,朵云书院近日正式对外开放。古建筑庭院打造了“松石境”与“水云乡”两个意境空灵的景观,既契合朵云书院之名,更巧妙呼应了古代上海松江府的别称——云间。

  这是灯火的上海,也是不眠的上海——当城市进入午夜,书店就是灯火。深夜,大隐书局里满是安静的读者,书店的人引用洛夫的《子夜读信》说:读水的温暖,读你额上动人的鳞片,读江河如读一面镜……

  这座城,有生命,能呼吸,知冷暖。

  这座城,通古今,汇东西,知未来。

  这里,正是中国面向世界的全新形象。

城乡 » 光明日报:给卓越的全球城市一个中国定义
分享到: 更多 (0)